當投資人還在四處打聽神秘失聯的公司身在何處時,這家P2P平臺卻再次爆出大雷。 8月10日晚間,有投資人爆出美股上市平臺點牛金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被上海浦東公安分局立案。此前,點牛金融就已經深陷兌付逾期、公司跑路等輿論風口浪尖之中,幾次承諾的兌付計劃頻頻爽約,引發投資人爭議不斷。 兩年前,帶著“車貸第一股”光環的點牛金融赴美上市,彼時,公司喊出“帶出借人叱咤華爾街”的口號。如今看來,點融金融卻面臨重重危機,立案調查一事至今也未獲得公司正面回應和公告。 最后,誰能來為投資人買單? 今日盤中大跌13% 3月高點以來暴跌96% 受立案消息影響,點牛金融在美股開盤后立即閃崩,截至發稿,盤中最低價至0.548美元/股。 今年以來,點牛金融經歷多輪暴跌,股價從3月份高價13.56美元一路跌破1美元價格,股價暴跌近96%。市值僅剩下900萬美元,不足一千萬。 “立案調查”消息瘋傳 美股上市P2P平臺爆雷 一則美股上市公司點牛金融的爆料消息,這兩天迅速發酵,引發市場的熱度關注。 據網貸天眼報道稱,8月10日晚間,有投資人爆出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關于點牛金融的立案告知書。根據立案告知書顯示,點牛金融投資人向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報案,點牛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經浦東分局審查,符合刑事立案條件,依據刑法決定立案。 據悉,早在7月底,已有媒體報道稱,上海公安經偵方面表示,“已經接到過點牛金融投資人的報案,并受理部分案件”,經偵建議投資人帶好合同、交易憑證(銀行流水)、身份證去報案,后續案件有進展會告知投資人。 而引燃點牛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正是三個月前來自公司官方層面的一則自承逾期的聲明。 5月13日,點牛金融發布一則聲討惡意逃廢債客戶的聲明。該聲明表示,近期,因網絡出現針對平臺的失實報道,個別借款渠道及借款客戶存在僥幸心理,惡意逾期,造成出借人資金不能及時到賬。 在上述聲明中,點牛金融聲稱,目前平臺正與互聯網征信中心對接數據,屆時將如實上報數據,同時平臺已整理相關資料遞交法院訴訟。 但對于點牛金融具體逾期多少,債務雪球有多大,至今仍是謎團。點牛金融官網披露的逾期依然為0。截至2019年7月25日,點牛金融逾期金額為0,代償金額為0,90天到181天以上項目逾期率均是0。 公司神秘失聯? 兌付解決方案被指“套路” 實際上,在此次“立案調查”消息傳出前,點牛金融的經營現狀已經令投資人“深感不安”。 7月下旬,有投資人在社交平臺中留言爆料稱,點牛金融突然搬離原辦公地點,已經“人去樓空”。在這消息爆出后,《國際金融報》記者實地調查發現,點牛金融辦公室的確已經空置且上鎖,玻璃門上的點牛金融標識已被去除。 在原辦公地點門上貼出“點牛金融辦公室變更公告”,上述公告稱,由于部分不理性投資人用極端手段干擾平臺正常運營,以及相關部門給予的壓力,要求搬離現辦公場所,現將運營辦公地址搬離。 奇怪的是,對于新辦公地點到底搬向何處,點牛金融在公告中卻并未提及。在上述變更公告中,提出“具體的辦公場所會在新場所運營穩定后告知大家,公司會馬上上線24小時實時視頻監控,同時公司的客服熱線、官方QQ等聯系渠道將保持實時的在線,溝通渠道暢通。” 而讓投資人心塞的是,除了公司神秘失聯之外,點牛金融自曝逾期之后,提出的兌付解決方案卻遲遲未見進一步的動作,更有投資人深感被公司“多次爽約和套路”。 在5月確認發生逾期后,點融金融方面聲稱,董事長的重點工作是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納斯達克交易所提交審核發行2000萬美元可轉債,資金將用于投資人兌付。預計最早6月10日到達國內賬戶,最晚于6月30日前進行兌付。 6月19日,點牛金融還曾發布公告宣布其可能會以一項或多項發行的方式,單獨出售總額高達5000萬美元的普通股、優先股、購買普通股或優先股的債務證券或上述任何組合的股權認證。此外,點牛金融還表示通過股票定增的方式向美國SEC遞交F3申請,將再向美國投資機構定向增發流通股,總金額預計3000萬美元。 然而到了6月底,點牛金融并未如期兌付。隨后7月21日的公告中,點牛金融稱,由于是首次在境外(美國)進行再融資操作,需經過SEC審核,從目前進度看,7月底的時間不一定能完成,導致對部分逾期標的和投資人兌付將會延期。 連番多次的兌付“爽約”無疑引發了市場對點牛金融“跑路”質疑。有投資人在行業社區爆料稱,“美股上市平臺點牛金融,5月份爆出逾期后,各種套路,先是說6月10日錢到帳,6月30日兌付,然后是7月15日兌付,然后是7月中下旬兌付,再后面編不下去了,直接跑路。” 跑路前大搞理財活動,加息4.8% 最令投資人不能接受的是,點牛金融在宣布逾期前大搞理財活動,加息4.8%,點牛金融“6·18狂歡節”仍在繼續,用戶可根據出借金額換取相應禮品,根據出借金額不同可獲得50元現金紅包、蘋果電腦、手機等獎品。此外,在剛剛過去的“點??駳g”理財節,多個標的加息4.8%。 盡管使用各種促銷手段,但點牛金融用戶增長幅度有限。運營報告顯示,點牛金融2018年全年增加出借人8836個,同比增加19.6%,累計投資人為5.4萬人。此外,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平臺累計交易總額為20.54億元,以此計算,點牛金融人均累計交易金額僅為3.8萬元。 “國資”光環暗淡 股價暴跌超九成 除了兌付逾期事件持續發酵之外,點牛金融還遭遇了股東背景注水、融資信息造假等質疑,即便是后續公司赴美上市,依然無法消除來自市場的重重質疑。 據官網信息披露,點牛金融成立于2015年11月17日,由上海點?;ヂ摼W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運營,2016年1月正式上線,注冊資本3288.46萬元,實繳資本3056.898萬。2018年3月20日,點牛金融(NASDAQ:DNJR)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正式掛牌交易,號稱“中國車貸第一股”。 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8月11日,該平臺累計成交額25.12億,借貸余額2.38億,當前出借人數2248人。 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點?;ヂ摼W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劉曉輝,持股53.35%;第二大股東為曾而新,持股21.12%;有國資背景的輝時基金僅持股6.77%。 而查詢的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5月,點牛金融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兩大國企——輝時股權投資基金(上海)有限公司和陜西西鳳投資有限公司。其中西鳳投資是點牛被冠以“國資系”頭銜的主要緣由,但從現有的工商資料看,卻并未出現西鳳投資的字眼。同時,點牛金融B倫融資的金額也并未獲得披露。 據悉,股東方西鳳投資的消失主要源自其上市前股權轉讓。上市前夕,西鳳投資因戰略投資轉移,決定將其持有的點牛金融價值300萬的股權予以轉讓,并由點牛金融原始大股東予以收購。對此,有部分業內人士質疑西鳳投資的股權轉讓費可能是行業內流行的國資背景掛靠費。 上市初期,點牛金融就深陷市場質疑之中,但并沒有阻礙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進行IPO融資。2018年3月2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發行價為4美元/股。 在點牛金融危機爆發前,公司股價一直平穩運行,期間雖然受中概股整體板塊帶動有所調整,但股價并未受到太大影響。今年年初,點牛金融股價甚至走出一波上漲行情,最高漲至13.56美元/股。 而隨后,點牛金融股價開始出現持續下跌的走勢,尤其在5月初兌付危機出現后,點融金融股價跌跌不休,股價一路從最高價下跌至1美元以下。截至8月5日美國市場收盤時,點牛金融報收0.79美元,當日日內跌去28.18%,這也是點牛金融股票收盤價首次跌破1美元。 截至上一個美股交易日(美東時間8月9日)收盤,點牛金融股價跌剩0.5美元左右,幾乎只有歷史最高點13.56美元的零頭,公司市值也已縮水至900萬美元。從2月27日至今,點牛金融股價已經跌去超95%以上,市值蒸發超2億美元。 平臺經營持續虧損 行業寒冬能否解釋一切? 在業內人士看來,P2P平臺運營危機,一方面是風控治理出了問題,造成風險較高的項目集中,引發資金鏈斷鏈,另一方面則是平臺運營成本過高,經歷前期擴張燒錢后,后期變現的能力變糟糕,引發平臺危機。 從點融金融近年來的財務表現看,其僅在上市當年表現可以,但隨后的2017、2018年兩年,經營業績已經出現明顯下滑態勢。 數據顯示,2017年,點牛金融實現營收695.376萬美元,同比增長87.65%。同時發生營業費用829.61萬美元,同比增長138.01%。期內凈虧損99.68萬美元,利潤同比減少116.16萬美元。2018年,公司全年營收788.92萬美元,凈利潤虧損為353.71萬美元,其中營業費用大幅上漲45.24%,2018年此項支出高達1204.95萬美元。 對于2018年虧損擴大的原因,點牛金融表示,由于實施公司營銷策略,即促進品牌認知度和吸引更多放款人,增加了36.4萬美元的促銷費;為吸引放款人投資其平臺,向放款人提供的激勵措施相關的促銷激勵費增加69.4萬美元,同時增加了高達204萬美元的業務咨詢費用。 蹊蹺搬家 僅剩15人辦公 對于造成此番兌付困境的局面,點牛金融將原因歸咎于汽車行業的“寒冬”。 在點牛金融給到投資人的一份《攜手同行,共渡時艱》的文件中表示,互金行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雷潮,行業從鼎盛期的已晚多家到目前剩下的幾百家,一些大而不倒的平臺也相繼神話破滅,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行業如此不堪,點牛也深受影響,遇到了大面積的逾期。 在上述文件中對搬離辦公地點也作出了回應,但仍未披露全新的辦公地點。“搬家是為了避鋒芒去沖突,不再有出借人到公司跳樓、自殺、抱著被子睡在辦公室。在搬家后無縫對接了24小時視頻監控辦公室辦公,讓所有的出借人都能夠全國各地實時的看到我們的辦公情況。” 點牛金融還提到,“我們將原來1300平方的辦公室換成120平方辦公室,點牛金融稱現在房租費用相當于原來的6%;從原有的71人精簡到現在15人。” 如今,點牛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存款而被立案調查”的消息持續發酵,官方卻仍未給出正面回應。 此番危局,是否依然和行業寒冬有關?而最終投資人的損失,又該由誰買單?種種疑問,仍然等待解答。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 除非注明,文章均為 中房商學院 原創,本文地址: |
摘要:自今年年初鏈家地產宣布開啟經紀人元年后,鏈家相關負責人在...
摘要:市民吳先生向本報反映,從2013年9月份開始,他就已經入住小區...
摘要:在長沙市住建執法局指導下,長沙目前最大的地產經紀機構——...
摘要:而就在摩天大樓以瘋狂之勢直沖云端之時,其背后的諸多隱憂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6月3日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徐州...
摘要:30日,一些讀者紛紛給長江日報打來電話,反映他們遭受坑人租...
拆除韋伯時代近百米高樓 耗資將達到上百萬 6月24日,北京海...
溫州房地產市場急劇調整,引爆了民間借貸危機。2011年一季度,溫州...
摘要:“贈送超大面積陽臺”、“入戶花園”……在一些樓盤發布的戶...
摘要:租了套3居室的房子,出差歸來,寬敞明亮的房子居然變成了陰暗...
摘要:此前一直名不見經傳的西南證券深圳濱河大道證券營業部,這幾...